深圳左堂雕塑,專業雕塑設計與雕塑制作,行業先鋒。致力于金屬雕塑、不銹鋼雕塑、鑄銅雕塑、鍛銅雕塑、玻璃鋼雕塑、仿砂巖雕塑、石材雕塑、泡沫雕塑、城市雕塑、園林景觀雕塑、校園雕塑等。電話:0755-27215199,網址:www.zsencm.com
原標題:大連雕塑《魚貫而入》·創作談
齊魯晚報02月20日訊:雕塑作為一種城市景觀存在,日益受到人們的認同并在世界范圍內蓬勃發展。城市雕塑形成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對以消費文化、經濟發展和工業化生產為中心的城市生活質量的思考。城市雕塑隨著城市一起成長,作為城市文脈的價值鏈,凝結為一種具有永恒意義的文化資產,承啟著整個城市文脈的演化。作為城市文化的一個載體,城市雕塑不僅代表其發展的成就,同時昭示著未來城市文脈的發展走向。
2008年,雕塑家史抒青、仲馬、孫冬,應2009中國航海日大連組委會的邀請,以航海日為主題設計一座標志性景觀雕塑,作為2009中國航海日活動十個文化項目之一,給大連舉辦2009中國航海日慶祝大會留下永久紀念。
接到這個任務,他們深入地了解了大連當地文化和獨特的港航文化,并對雕塑所處的地理環境及地形位置進行了細致的實地勘察之后,成立了一個專業的設計團隊,于2008年12月開始著手構思雕塑的設計。經過多次全面的研討,整個團隊制訂了數種設計方案,繪制了大量的草圖,確立了幾個風格和方向進行設計。在得到航海日大連組委會領導及專家組的審定后,整個設計團隊對立體模型進行多種排列和組合,反復推敲每一個細節,確立了雕塑的風格及組成元素。經過團隊的幾個月不懈的努力,最終確立了現在2009中國航海日主題雕塑的設計方案,同時也確認了雕塑的名稱--《魚貫而入》,也就是大家現在所看到的高19米、以集裝箱和錨為組成元素的主題景觀雕塑。
整個雕塑的設計理念是以集裝箱和錨為元素,用抽象與寫實的手法,把寫實的元素組成抽象的造型,形神兼備。錨象征著大連市歷史悠久的港航文化;集裝箱象征著大連發達的現代物流和全球貿易。雕塑的整體造型如同群魚在風浪中前赴后繼、奔騰跳躍,有一種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反映了大連這座城市在當今世界經濟大浪潮中所表現出來的優越性,同時也體現了在這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在以港口經濟為龍頭的帶動下,大連經濟迅速崛起和發展。而作為東北亞重要的國際航運中心,大連正逐步履行這個重要角色的使命,并能快速地沖出亞洲走向世界,成為一座國際化的大都市。這座賦予了諸多內涵的、氣勢恢宏的景觀雕塑,整體造型簡潔、色彩豐富,具備航海日特色而又富有現代城市的魅力,已經成為大連這座美麗海濱城市的又一道靚麗風景。
雕塑家簡介:
史抒青:
1963年12月出生于上海,漢族,1991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雕塑家、國畫家、數字雕塑家,北京市青年聯合會常委;2000年創辦北京科納特造型藝術有限公司,并任董事長;2015年任北京數字化雕塑協會會長。
個人代表作品:
一、1999年與另外兩主創人員聯合設計創作位于大連星海灣廣場的大型廣場雕塑《大連建市百年城雕》,于2004年12月獲“第三屆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展覽”優秀作品獎。
二、2008年為北京奧運設計作品《圣火傳遞》,《扣籃》,青島《連接奧運》,《帆船之都·青島》,《國家體育場(鳥巢)建設紀念雕塑》等。其中:
² 《圣火傳遞》榮獲2008年度全國優秀城市雕塑建設項目榮獲優秀獎;
² 《扣籃》榮獲2008年度全國優秀城市雕塑建設項目榮獲優秀獎;
² 青島《連接奧運》榮獲2008年度山東省優秀城市雕塑建設項目獲一等獎;
² 被評為“首都統戰系統參與奧運服務奧運先進個人”。
三、2011年設計創作的《山海廣場》榮獲首都第十八屆城市規劃建筑設計方案匯報展優秀方案獎。
仲馬:
1968年10月19日生于杭州,1992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雕塑家、公共藝術設計師、首都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奧運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藝術景觀顧問、首都規劃建設專家咨詢組專家、北京奧運城市雕塑藝術專家組專家、第七屆中國花卉博覽會(北京展區)專家組成員、中國雕塑學會理事。曾榮獲2006北京創意·設計年度青年人物金獎,并擔任2007北京創意·設計年度青年人物評選活動評委。
孫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