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左堂雕塑,專業雕塑設計與雕塑制作,行業先鋒。致力于金屬雕塑、不銹鋼雕塑、鑄銅雕塑、鍛銅雕塑、玻璃鋼雕塑、仿砂巖雕塑、石材雕塑、泡沫雕塑、城市雕塑、園林景觀雕塑、校園雕塑等。電話:0755-27215199,網址:www.zsencm.com
廣西柳州一工廠利用火車上廢棄、淘汰的火車零部件制作成了一座座工業雕塑,將原本枯燥的廠區,打造成了一個藝術展館。 黃威銘 攝
廣西柳州一工廠利用火車上廢棄、淘汰的火車零部件制作成了一座座工業雕塑,將原本枯燥的廠區,打造成了一個藝術展館。 黃威銘 攝
廣西柳州一工廠利用火車上廢棄、淘汰的火車零部件制作成了一座座工業雕塑,將原本枯燥的廠區,打造成了一個藝術展館。 黃威銘 攝
中新網柳州11月5日電 (周瀟男 孫赟飛)廣西柳州一工廠利用火車上廢棄、淘汰的火車零部件制作成了一座座工業雕塑,將原本枯燥的廠區,打造成了一個藝術展館。這些工業雕塑圖片在當地市民微博、微信朋友圈中廣為流傳,令人嘆奇。
11月5日,中新網記者探訪位于廣西柳州市紅巖路四區的柳州機車車輛廠。進入廠區就可以聽見機器的轟鳴聲。主干道兩旁綠樹成蔭,兩旁的人行道則擺放著21件工業藝術品。
記者看到,取名為“昨天今天明天”的金黃色時鐘,由火車車輪、鐵軌以及廢鋼材組成;取名為“平安是福”綠色鐘由火車內的水箱、制動鐵鏈、制動閥的消套組成;取名為“沖刺”紅色彈簧人由火車上大大小小的廢棄彈簧組成。此外,還有一對小黃人坐在涼亭下看書,也是由彈簧、螺絲等組成。
據該廠宣傳部部長宋康勝介紹,這些顏色各異的雕塑,是由該廠員工親手畫圖設計,工人們利用廢舊的火車零部件制作而成。2007年開始,該廠連續多年都在開展修舊利廢,開拓創新的活動。工人們將這些邊角廢料在業余時間里重新組合、加工、上色,變成了一件件藝術品。進行廢物利用的同時讓原本枯燥的廠區有了不少趣味。
多年來,大家創作的藝術品多達上百件,經挑選,選擇了一些做工好、寓意積極向上、表達美好愿景的,長期在廠區的主干道上展示。以此鼓勵大家,在工作上繼續注重節約,并加強創新精神。
在客車組裝車間門口,立著一口刻著四個篆體“福”字的軍綠色大鐘。設計者朗國文介紹,鐘的主體就是廢舊的客車水箱。水箱為一個圓柱體。平時,大家乘坐火車,雖然看不到水箱,但使用的水都來自水箱。鐘體下方的喇叭口,則是用車體鋼板切割而成,口邊用一條剎車鏈裝飾。
鐘面上,還有四個篆體的福字。朗國文介紹,自己在組裝車間工作,以手工操作為主,安全顯得尤為重要。他希望這口鐘能夠在大家心中長鳴,要時刻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平安是福。
題為“沖刺”的雕塑尤為引人注目,這個雕塑由火車上的各種彈簧制成。據雕塑的設計制作者魯松介紹,一節火車車廂上有大大小小上百根彈簧,大的直徑四五十公分,小的比小拇指還細,彈簧主要是安裝在轉向架與車體之間,起到支撐和減震作用,用彈簧組合而成的雕塑寓意著工廠“開拓創業”的企業精神,工廠永遠保持沖刺的速度向前發展。
宋康勝表示,這些雕塑的設計者,有“80后”的技術員、“70后”的中層干部,也有“60后”管理人員。這些廠里員工天天接觸的配件,通過藝術創作,重新煥發生機,變成了藝術品,讓人覺得即美觀又驚訝。這些藝術品用材均取自工廠的廢舊品,讓人倍感親切,對陶冶職工的情操和打造企業文化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柳州機車車輛廠建于1965年,現有職工5000余人,是中國鐵道機車車輛修理的重要基地。中國鐵道機車車輛修理的重要基地。年修內燃機車150臺,各類客車1000多輛,貨車2000輛。
(責任編輯:楊淼)
掃描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也可搜索微信公眾號“左堂雕塑藝術”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