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左堂雕塑,專業雕塑設計與雕塑制作,行業先鋒。致力于金屬雕塑、不銹鋼雕塑、鑄銅雕塑、鍛銅雕塑、玻璃鋼雕塑、仿砂巖雕塑、石材雕塑、泡沫雕塑、城市雕塑、園林景觀雕塑、校園雕塑等。電話:0755-27215199,網址:www.zsencm.com
中國江蘇網10月20日訊 (金勇胡儉)揚州建城2500周年之際,一批重大城建項目完工。登上新建成的萬福大橋,大家驚喜發現一批景觀雕塑,獨特創意、妙趣橫生,契合生態科技新城的城市定位。市民在微信朋友圈曬出來后,迎來一片點贊:城市景觀雕塑開創了揚州城市公共空間藝術新起點。
20組景觀雕塑
緊扣揚州城市文化
站在萬福大橋上,眺望三面環水的花海景區,景觀雕塑最為集中。東側對岸的陽光大草坪上,有一組彩色的江豚,堤頂路下方的池塘里,有一組純白色的江豚,姿態萬千,煞是可愛。
生態科技新城規劃建設局副局長吳俊介紹,瀕臨滅絕的江豚,被譽為長江生態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選擇江豚主題雕塑,就是凸顯對優良生態環境的追求。
七河八島,是江淮生態大走廊中心,萬福閘上游是淮水,下游是長江,一組江豚景觀雕塑,外形憨態可掬,姿態起伏有動感,群豚躍出水面、逆流而上,也寓意城市發展勃勃向上。
據了解,生態科技新城核心區范圍內共設計了20組景觀雕塑,緊扣揚州城市文化。如《葉之曲》,就是取意揚州市樹——銀杏,草坪上一組白色銀杏葉,少年兒童可在上面涂鴉創作,次日即可自動褪色復原,既是人文景觀,又增強親子互動。橫跨堤頂路上的《大漁網》,《七色彩虹》,孩子們特別喜歡在上面留影;《跑魚拾趣》,一組魚泡泡造型,里面有各種魚兒,孩子們可以穿梭其中,將江淮生態大走廊親水、魚趣融入其中,彰顯江淮生態大走廊生態新城的城市個性。
中國美術學院創意出品
開創城市公共空間藝術
記者發現,眾多市民在微信朋友圈中曬出景觀雕塑藝術,并引來點贊,認為這是公共藝術與城市空間規劃設計的融合,獨特的創意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記者了解到,這20組公共藝術體系下的城市雕塑,由中國美術學院鄭靖教授、阮悅來老師、郭佳龍老師和杭州宙宇創意藝術設計有限公司負責設計制作,這一團隊近年來還參與創作了2010年上海世博會浙江館、杭州中山街改造、舟山沙雕節開幕式等公共藝術創作。
據生態科技新城黨辦主任黃金勇介紹,生態科技新城非常重視新城的整體公共藝術規劃與建設,利用了藝術的靈活多變性的特征與建筑環境結合,做到了取長補短,以此提高民眾的生活品質和城市的精神內涵。
城市公共空間藝術,結合揚州本土特有的文化、歷史、人文和生態等多方面元素,《彩荷聽雨》、《溪·躍》、《魚泡泡》、《葉之曲》等一批極具藝術性的現代雕塑作品,堪稱景觀雕塑的精品。
原標題: 生態科技新城20組景觀雕塑讓新城更“文藝范”
掃描或長按二維碼加關注,也可搜索微信公眾號“左堂雕塑藝術”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