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國雕塑家正在雕塑作品 記者 張秋磊 攝
第十四屆農博會將于8月14-23日在長春農博園舉行,為期10天。今年的農博園有哪些看點?8月3日,記者提前探營。
據了解,今年的農博會上,您能夠在農博園內看到32件農業題材的雕塑。
32件雕塑作品將在農博會展出
3日上午,記者來到長春農博園畜牧展區的雕塑制作現場,幾位外國雕塑家正在忙碌著,有的在上色,有的在用工具打磨。
“這個雕塑叫晨馬。”來自俄羅斯的雕塑家魯斯蘭告訴記者,“從古到今,馬都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幫手,這件雕塑屬于浪漫主義風格,整個雕塑制作用了一個月。”
談到對長春市的印象,魯斯蘭說:“這是我第二次來長春,我很喜歡在這里工作,這里的天氣很好,人也都很友善,有很多人幫助我。”
來自巴拿馬的雕塑家阿隆索制作的雕塑作品叫“自由”,這件雕塑作品高約2米,雕塑的主體是兩個農民高舉鋤頭、叉子。
阿隆索說,這是他第三次到中國來參加雕塑展,每年的雕塑主題都不一樣,今年在農博園舉行,所以主辦方給了他農民、農具的雕塑主題。目前,這件雕塑制作已經進入最后的鑄銅階段。
在長春農博園室外展館附近,記者看到了一組名為“家”的主題雕塑,一只公雞和一只母雞帶一群小雞。據雕塑家介紹,這件雕塑是用不銹鋼制作的,再經過噴漆,使雞的形象更加生動。據了解,本次雕塑展共邀請了來自巴拿馬、保加利亞、德國、俄羅斯等15個國家的雕塑家參加,共制作32件農業主題雕塑,這些雕塑將在農博會期間展出。
雕塑作品將永久收藏在農博園
據長春市農博園副主任高悅華介紹,第十六屆長春(農博園)國際雕塑作品邀請展以“傳承農業文明、倡導農業科技”為主題,組委會從60多個國家700余件作品中評選出32件原創作品,這32件作品都是以農業為題材,包括綠色思維、夢想連接彼此、神圣的種子、豐收的節日、生命樹、播種者、春曉、家、年輕的農民等。這些作品融合了中華農業文明和世界各地農業文明,凝聚了藝術家們的高超智慧和辛勤汗水。
目前,雕塑作品正在緊鑼密鼓地制作當中,已經有17件作品制作完成。8月7日前,所有作品將全部完成。32件雕塑作品將永久收藏在長春農博園。
高悅華說:“長春農博園的占地面積是106萬平方米,里面有溫室展區,還有各種農作物、花卉、果樹等,但是文化氛圍比較少。這次把雕塑藝術引入農博園,把雕塑藝術與現代農業有機結合在一起,可以提升農博園的文化品位,相信會給廣大市民、農民帶來不一樣的感受。”